文丨张远浩
俗话说,同行是冤家。为什么同行会成为冤家?是不是所有的同行,都会成为冤家?成了冤家的同行,可能成为朋友吗?这些问题,细究起来,弄清楚明白了,不但非常有趣有意思,而且可能真的会让人受益终生。
先说同行为什么会成为冤家。大家都知道,距离会产生魅力。同行之间,往往抬头不见低头见,距离感一旦消失了,对方的魅力可能随即消失。除非你能欣赏别人的优点,除非你的心胸,宽阔到能包容别人的缺点或毛病。可惜,一般红尘里忙碌的人,能冷静下来及时思考问题的太少了,人们往往容易受自己的情绪支配,一旦你开始厌恶你的同行,你的同行也就开始厌恶你了。
我上中学时,邻村有两名木匠。他们见面了,仿佛跟不认识一样。如果谁家今年请这个木匠做家具,明年再请另一个,另一个会不高兴地说,你家的“活儿”是他干的,我不做!
我有一个亲戚,他村里有两个泥瓦工,因为都想承建一家房子,闹翻了最后打了一架。打架之后,他们就不再说话了,连他们的妻子见面了也不说话。
看起来,天下有时真的小得很。仿佛我身边的大人,都很认同“同行是冤家”这句不知流传了多少代的俗话。但是,天下有时又大得很。再回头说我亲戚村里的两个木匠,巧的是他们的儿子也是木匠。两个形同陌路的老木匠,到现在见面了彼此还不打招呼。但他们的儿子却是多年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两个小木匠,年年去外打工总是结伴同行,去广州也好,去哈尔滨也好,甚至出国也如影随形。一次一小木匠劝他父亲与另一木匠和解,他父亲说,我看不惯他,他也看不惯我。小木匠对父亲说,同行都是好帮手,你怎么这么死脑子!他父亲说,别人根本就瞧不起我,我为什么要死皮赖脸求和解。小木匠只好把这事丢到脑后,再也懒得过问了。
我亲戚家的两个泥瓦工,后来因为一件事的发生,两家终于冰释前嫌,化敌为友了。因为有一天,一泥瓦工的儿子在池塘玩水,滑到深处呛了很多水,他想都没想就跳下去,把孩子救上岸了,他给孩子做人工呼吸时,孩子的母亲找过来了。孩子后来醒了,吐了很多水。当天,孩子的父母亲就提了一些礼物,去儿子的救命恩人家里,及时报了恩。并当恩人的面检讨自己,说,大哥是个好人!可惜我们当初财迷心窍,我们都太小心眼了。
所谓“同行是冤家”,现在看来真的是一句过时了的俗话。因为放眼看世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更多的同行,不但会成为一般的朋友,而且还可能会成为好帮手,好伙伴,甚至会成为真正的知音。
比如,读唐诗的人,都知道杜甫是不会嫉妒李白的,因为他们都能欣赏别人。看电影的人,也可能知道,张艺谋是不会嫉妒李安的,因为他们的电影不一样。爱读童话的人,肯定记得写《匹诺曹》的卡洛•科洛迪,他当然不会嫉妒安徒生,因为他们各自都有一套自己的写法。
所以天下打开了看,真的是大得很,奇得巧,也美好得惊人。所以把“同行”当“冤家”的看法,现在的确是过时了。因为它对己对人一点好处都没有。所以,无论在什么行业中,欣赏同行都是人生一门必修的心理课。
如果这堂心理课你修好了,小的好处,是你心情会更好。大的好处是,你心胸更宽广了,你的快乐和明白,可能会决定你一生甚至一家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