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yrie 拉丁-中文 含義
1. 繁體中文中的含義
“Kyrie” 在繁體中文中通常翻譯為「主」(特指上帝或基督)。
2. 詞源與語源學
“Kyrie” 這個詞來源於希臘語 “κύριος” (kúrios),意思是「主」或「主人」。它被用於基督教的祈禱中,特別是在崇拜儀式中,原本是用來稱呼上帝或基督。隨著基督教的傳播,這個詞也影響了許多語言,包括英語(如 “Lord” 口語中的使用)和其它拉丁語系的語言。
3. 使用範例
在基督教彌撒中,常會聽到「Kyrie, eleison」,這句話的意義是「主啊,請憐憫我們」。這在宗教儀式中常見的用法範例如下:
拉丁文:Kyrie, eleison.
繁體中文翻譯:主啊,請憐憫我們。
在古典拉丁語的文學作品中,這個詞常用於表達對神的稱呼。
4. 形態學細節
“Kyrie” 是一個名詞,在拉丁語中為不規則名詞,通常用於稱呼的形式。它的變格形式如下(以單數主格和賓格為例):
主格:Kyrie
賓格:Kyrien
在翻譯為繁體中文時,因為這個詞主要用作稱呼,上述變格不會影響到翻譯的意思,但在拉丁語中它的文法角色會影響句子的結構。
5. 相關詞語與同義詞
“Domine”:這也是指「主」的詞,可以在某些語境中與“Kyrie”互換使用。
“Pater”:意為父親,通常指代天父。
6. 歷史與文化背景
在古典拉丁語時期,“Kyrie” 主要在基督教的宗教文本和儀式中使用。它的使用在中世紀的彌撒中尤為常見,成為了西方音樂中著名的「Kyrie」樂章的名稱。在法律拉丁語和科學拉丁語中則沒有特別的相關使用。
在中國文化中,基督教的傳入將這個詞帶入了中文語境中,特別是在基督教的教堂和宗教文獻中「主」這個稱謂常被用來代指上帝。
7. 現代用法
在現代,Kyrie 主要用於基督教的儀式中,特別是在天主教和東正教的彌撒中,作為懇求主恩的祈禱。這個詞有時會在音樂作品中出現,尤其是在彌撒或古典音樂作品中,彰顯了其深厚的宗教文化意義。在學術或神學討論中,也可能會提到“Kyrie”來著重神學中的主權問題及其信仰的依託。
Kyrie, miserere nobis.
基督啊,可憐我們。
Kyrie eleison, in tempore tribulationis.
基督啊,請在苦難時期憐憫我們。
Kyrie, in te confido.
基督啊,我信靠你。
Kyrie, tu es lux mundi.
基督啊,你是世界的光。
Kyrie, omnia tibi tribuimus.
基督啊,我們將一切獻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