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届世界杯_世界杯韩国 - cngkpt.com

吃出异物?食品巨头再曝食安事故!正在冲刺港股上市!

消费者权益的困境与商家的无奈

近日,安井的“耳塞门”事件闹得沸沸扬扬。

据了解,该网友表示自己是在某电商平台安井旗舰店购买的这款丸子,发现问题后,立即联系了店铺客服要求售后。

然而,店铺客服的回应却令人失望,他们先是称需要反馈专员核实,之后又表示产品已经开封无法核实,无法给予赔偿。

这也透漏出这件事件的核心矛盾——开封后的举证难题。

商家援引“开封后无法追溯异物来源”的逻辑,拒绝承担赔偿责任,并强调产品经过搅拌工艺,“理论上不可能存在完整异物”。

然而,消费者指出,耳塞可能来自生产车间工人使用的降噪设备,且异物嵌入丸子内部的形态表明其更可能在生产环节混入。

这一争议暴露出食品行业普遍存在的维权困境:消费者在开封后发现问题时,往往因缺乏全程录像等证据而被商家推诿。

根据《食品安全法》第148条,消费者可要求价款十倍或损失三倍的赔偿,但实际操作中,举证责任的重压让多数人维权失败。

而商家的担心也不全无道理。在食品行业,存在许多故意为之的碰瓷投诉。

例如在2024年,闹得沸沸扬扬的海底捞吃出玻璃渣投诉事件。

起因是有顾客在北京平谷海底捞火锅店就餐时声称在麻酱碗中吃出碎玻璃渣,要求商家赔偿。

海底捞门店在核查后发现,该顾客存在碰瓷嫌疑,随即报警。

警方调查发现,这是一起有预谋的敲诈勒索行为,涉及4名嫌疑人,他们在5个月内连续在北京、承德等地的5家海底捞门店进行碰瓷,诈骗金额超过1万元。

这一事件并非个例,近年来,食品安全碰瓷事件频发,给餐饮行业带来了巨大困扰。

2024年1月,山东潍坊某火锅店,一名顾客拔下体毛丢入锅中,要求免单并索赔。

2023年5月,上海一对情侣声称在饭菜中吃到玻璃渣,在多家餐厅碰瓷索赔。

2021年6月,广东深圳,一名男子在海底捞门店中“手攥蟑螂”,24小时内碰瓷两家门店。

2023年10月,上海黄浦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食品安全“假维权”案件,被告人通过假图片虚构食品内有异物,两年内向14家餐厅敲诈索赔,涉案金额高达1万余元。

通过这些事例不难看出,当消费者在维护自身权益时,可能会面临着举证难、维权成本高的困境。

而商家在面对食品安全投诉时,既要确保产品质量,又要防范恶意碰瓷行为。

这种矛盾不仅影响了消费者的信任,也增加了商家的经营风险。

所以,任何食品安全事件都不能一概而论认定为一方的责任,还需进行详细的调查。

那么,如何在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同时,避免商家被恶意碰瓷,也成了当前食品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速冻一哥”到舆情漩涡

安井食品的回应并未平息公众质疑,反而因过往频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引发连锁反应。

据黑猫投诉平台数据,截至2025年2月,安井食品的投诉量已超过270条,涉及异物混入、变质腐坏、虚假宣传等多类问题。

例如,消费者曾投诉在虾滑中发现头发、鱼籽烧中出现虫子,甚至未拆封产品已发霉……

据餐饮见闻了解,不仅是国内市场,在国外市场安井食品的也因食品安全事件而受到了舆论影响。

铁丝事件:在社交媒体上,不少英国网友反映,在安井旗下功夫水饺中吃出了钢丝。这一事件不仅损害了安井食品在英国市场的声誉,还引发了消费者对速冻食品安全的普遍担忧。

细菌超标事件:2022年4月28日,由于李斯特菌超标,安井在荷兰紧急召回了功夫小笼包。这一事件不仅影响了安井食品在欧洲市场的销售,还对其品牌形象造成了严重打击。

更令人担忧的是,此次事件正值安井冲刺港股IPO的关键期。

2025年2月,安井食品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计划实现A+H双重上市。然而,这一计划却遭到了部分中小股东的反对。

公告显示,安井食品发行H股计划议案以70.63%的票数通过,反对票数高达28.78%,其中60.51%的持股5%以下股东对H股IPO议案持反对态度安井宣布赴港上市计划后,股价已累计下跌70%,市值蒸发超430亿元。

市场对其增长乏力的担忧,叠加食品安全负面舆情,进一步动摇了投资者信心。

安井的困境也折射出速冻食品行业的深层矛盾。

近年来,行业陷入“以价换量”的恶性竞争,2024年速冻米面制品价格同比下降5%-8%,企业为压缩成本,可能放松质量管控。

安井财报显示,其202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6.65%,主营产品单价持续走低,部分品类价格跌幅达14%。

与此同时,安井的生产管理漏洞屡遭诟病。

2023年5月,其子公司新柳伍车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导致1人死亡;2021年,泰州工厂生产的猪肉丸曾检出非洲猪瘟病毒。

这些事件暴露出企业在供应链管理和安全生产环节的薄弱。

在民以食为天的时代,食品安全意识与日俱增,网络加速了信息传播,企业必须严谨行事,全力规避食品安全风险。

回看“耳塞门”事件,这不仅是安井的危机,更是整个食品行业的警示。

当企业为追求规模扩张而忽视品质底线,当监管滞后于商业模式创新,消费者只能以“用脚投票”表达不满。

安井若想重获市场信任,需将食品安全置于战略首位,毕竟,餐桌上的信任一旦崩塌,再华丽的资本叙事也难以挽回。

对于该事件的后续发展,餐饮见闻将持续关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