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气势磅礴的唐代长安城中,有三处美轮美奂的宫殿群体,这就是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这三座宫城彼衰此兴,在唐朝历史的不同阶段上,各自扮演重要角色。
太极宫
太极宫是大唐帝国第一个政治中心,是都城长安第一大的宫殿群,唐高祖李渊和太宗李世民统治时期,主要在这里办公、起居、娱乐和举办各类大型政务活动。太极宫拥有殿、阁、亭、馆三四十所,加上东宫尚有殿阁宫院二十多所,构成长安一组富丽堂皇的宫殿建筑。当中包括许多著名的宫殿建筑,太极殿、两仪殿、承庆殿、武德殿、甘露殿、凌烟阁等。
太极宫由于是唐代最早的正宫,故又称京大内或大内;又因其位置在大明宫之西,亦称西内。初唐高祖、太宗在这里君临天下,成就了一代圣制,“贞观之治” 政令皆由此地发出,贞观君臣论政的许多著名故事也发生在这里。高宗龙朔以后,政事活动中心东移大明宫,然中宗、睿宗、玄宗、僖宗与昭宗仍有部分时间在西内听政,这里仍保留着唐代重要的政治中心地位。
太极宫的宫内布局非常讲究,与整个长安城总体布局一样以中轴部位突出主要建筑。宫内主体建筑采用“前朝后寝”的原则,以一系列高大威严的宫院墙门为界,把宫内划分为“前朝”和“内廷”前后两个部分。宫门承天门及东西两殿为外朝,太极殿为中朝,是皇帝主要听政视朝、举行大典之处。两仪殿为内朝,是帝王与宗人集议及退接大夫之处。同时,“内廷”部分也是“后寝”,其中两仪殿、甘露殿等殿院及山水池、四海池,为唐代皇帝日常活动及后妃居住的生活区。